为响应学校“同窗友情”育成计划,国际教育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共同举办了“同窗友情育成计划”工程创新创意竞赛。竞赛以“根植工程创新,推动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共育同窗友情”为主题,以中外学生联合团队的形式,设计和制作具有民族特点的作品,展示了各国文化特色,增进了中外学生间“同窗友情”。
参赛选手以3D打印、激光加工等先进技术为基本实现手段,将技术与文化交流相融合,中外学生通过组队报名、集中学习、作品设计、现场制作、答辩评审等环节,参加创新科技竞赛,竞赛得到了中外学生的高度关注,最终有16支自由组队的队伍参加了竞赛,其中每支队伍均由中外学生共同组成。
12月3日,“同窗友情育成计划”工程创新创意竞赛启动仪式在机械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举行。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衣红连、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睿、院长助理刘新、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张红哲、参与竞赛指导的工程训练中心部分教师代表以及参加本次大赛的所有本科生和留学生参加了启动仪式。衣红连副院长表示,本次竞赛将先进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别出新意的。希望同学们在为期2周的比赛时间里积极创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协调分工,使每一名参赛队员在比赛中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经过两周的讨论、构思、建模、3D打印/激光加工、作品装配、作品调试等工作,中外学生最终设计制作出具有国家文化特色的作品。在设计讨论过程中,各组同学克服了语言障碍,表达了各自的想法,使文化与作品完美结合。在现场加工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的指导老师给予了队员们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及时解决了各团队出现的作品设计和加工问题,帮助各团队将最初的设计想法转化为最终的优秀作品,也使队员们在加工过程中学会了更多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设计理念。
12月18日本次竞赛闭幕式暨评奖会于工程训练中心举行。机械工程学院国家级梁延德老师、学院教师宋洪侠老师、崔岩老师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姜英老师、丁天英老师受邀担任本次竞赛的评委,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衣红连出席。最终完成作品设计和加工的14支队伍参加了答辩汇报。每支队伍从作品的文化创意性、设计创新性、作品制作水平等方面依次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并向评委和嘉宾现场展示了实物作品。
在众多作品中,国际学生陈瑞克和他的中国同学团队所呈现的作品“印尼游记”最为吸睛,“印尼游记”上部主体为印度尼西亚特有人力三轮车-becak,其中坐着中国神话人物-孙悟空,下部主体为团队自主设计的“一带一路电池”。该作品寓意着印尼与中国可以有着更多的友好往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施行是顺应历史要求的必然,将带动两国稳健发展,未来的合作一片坦途。陈瑞克答辩时说到:“通过本次竞赛,我不仅锻炼了创新设计能力,还在此过程中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特色文化。我的中国队员也更多地了解到印尼文化,加深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和我们跨国的友谊。”
本次竞赛,最终由评委老师现场评选出团队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作品奖8项。通过参与本次比赛,各国学生纷纷表示对中外文化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共同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是将书本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难得机会,是学在大工的难忘经历。日后,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重视中外学生同窗友谊的培养和发展,为各国文化交流搭建创新性和特色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