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应国际教育学院陈宏俊院长邀请,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张艳华女士做了一场题为“汉语教学中的人类学思考”的讲座,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及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张艳华女士从事人类学研究多年,本次讲座以人类学内涵为开端,以“文化”这一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为重点,从人类学角度对汉语教学做了一次全新的有意义的诠释。
本次讲座重点探讨了人类学范畴中的“语言人类学”,即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张女士指出,语言既是思维的外壳,又是文化的表征,在汉语教学层面,就可以从“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出发,理解、审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交流障碍、习得偏误等现象。张女士引用“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提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有限制思维的作用。因此,张女士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人类学对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主要集中在“embodied experience”和“living translation”两方面,即主张建构一种目的语文化环境,提倡将汉语习得化为学生的切身文化体验。
张女士论述严谨、视角新颖的讲座赢得了在座教师的阵阵掌声,讲座过程中不时有教师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张女士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