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关于组织来华留学本科新生开展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10月12日,我校在西部校区综合楼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顺利完成2025年国家来华留学本科新生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工作。
本次测试覆盖我校2025/2026学年以中、英文为授课语言入专业学习的227名来华留学本科新生,考试科目包含数学、物理、化学,均同步设置中、英文试卷。自接到工作部署以来,我校以“精细筹备、严格执行、暖心保障”为原则,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测试全程规范有序。
一、考前筹备:全员培训+多轮测试,筑牢工作基础
9月22日:我校考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工作人员,准时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的高校考前培训会。会后第一时间完成考试系统安装与机房初步测试,确保硬件设备适配考试需求。
9月24日—9月30日(部署测试阶段):技术、考务团队全面开展考试软件调试工作,逐一检查监考设备、考生终端的运行状态,同时对227名考生的个人信息、考试账号进行精准审核与测试;各学部学院同步行动,协助考生合理规划选考科目。
10月9日—10月10日(考点联调阶段):全国306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同步开展考前预演,按照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正式考试时间段,对227名考生的考试账号进行 “逐一联动测试”;同时,我校制定清晰的《考试通知》与《考生须知》,详细标注考场位置、入场要求、答题规范等关键信息,并为考生规划从宿舍到考场的最优路线,帮助考生提前熟悉考试流程。
10月11日20:00—21:00: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杜芳主持召开考务协调与培训会,进一步细化考务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针对部分未参加基金委高校考前培训会的考务人员,招生办公室石晨凯专门开展补充培训。


二、正式考试:严管 + 温情,保障公平与顺畅
10月12 日考试当天,我校对考场区域实行严格管理,从细节处落实管控与服务,为考生营造公平、稳定、暖心的考试环境:
入场管控:提前制作考生准考证信息条,考生到达考场后需先领取准考证,凭准考证与护照双重核验身份;同时,考务人员在考场入口处设置 “物品存放区”,提醒考生将手机、电子设备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统一存放,维护考场秩序。
双语服务:考试全程提供双语支持,不仅试卷设有中、英文版本,监考人员与技术人员也能提供双语监考与双语指导,精准对接不同语言背景考生的需求,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要求与流程,保障考试公平性与考生答题顺畅度。
应急保障:考虑到部分考生可能遗漏考试文具,学校专门为考生准备了草稿纸、中性笔等备用文具,由监考员在考前统一发放,解决考生的临时需求。


各科目紧张有序推进:数学科目考试于9:30-10:30进行,作为必考科目,共有222人次参加考试。物理科目考试于14:00-15:00进行,参加考试65人次。化学科目考试于16:00-17:00进行,参加考试43人次。整个考试过程中,各环节层层把控,监考人员严格履职,技术人员全力保障,为每位考生营造了稳定、顺畅、公平的考试环境,确保所有考生顺利完成测试。

三、考后梳理:聚焦反馈 + 提炼经验,助力未来工作
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有序组织考生离场,仔细检查考场是否遗留个人物品;技术人员、考务人员确认所有考生答题数据上传正常,及时收集考生对考试难易程度、题量、答题时间的反馈。

此次国家来华留学本科新生学业水平测试,覆盖全国百余所 “双一流” 建设高校,既是评估当前来华留学本科生源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也为国家制定来华留学本科新生考试命题标准提供关键参考。我校通过本次测试工作,不仅积累了大型国际化考试组织的宝贵经验,更为后续优化招生选拔机制、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切实的实践支撑。
未来,我校将持续跟进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结合考生反馈与工作实践,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服务,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